免费教程_免费网赚教程_破解版软件-寂涯网络学习基地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系统综合 > windows > 谈谈千万级PV/IP规模高性能高并发网站架构

谈谈千万级PV/IP规模高性能高并发网站架构

时间:2011-12-21 23:22来源:未知 整理:寂涯网络 点击:

 高并发访问的核心原则其实就一句话“把所有的用户访问请求都尽量往前推”。

如果把来访用户比作来犯的"敌人",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挡在800里地以外,即不能让他们的请求一下打到我们的指挥部(指挥部就是数据库及分布式存储)。

如:能缓存在用户电脑本地的,就不要让他去访问CDN。 能缓存CDN服务器上的,就不要让CDN去访问源(静态服务器)了。能访问静态服务器的,就不要去访问动态服务器。以此类推:能不访问数据库和存储就一定不要去访问数据库和存储。

    说起来很轻松,实际做起来却不容易,但只要稍加努力是可以做到的,Google的日独立IP过亿不也做到了么?我们这几千万的PV站比起Google不是小屋见大屋了。我们还是先从我们的小屋搭起吧!哈哈!下面内容的介绍起点是千万级别的PV站,也可以支持亿级PV的网站架构。

高性能高并发高可扩展网站架构访问的几个层次:

有人会问,我们老是说把用户对业务的访问往前推,到底怎么推啊?推到哪呢?下面,老男孩就为大家一一道来。

第一层:首先在用户浏览器端,使用Apache的mod_deflate压缩传输,再比如:expires功能、deflate和expires功能利用的好,就会大大提升用户体验效果及减少网站带宽,减少后端服务器的压力。当然,方法还有很多,这里不一一细谈了。

提示:有关压缩传输及expires功能nginx/lighttpd等软件同样也有。

第二层:页面元素,如图片/js/css等或静态数据html,这个层面是网页缓存层,比如CDN(效果比公司自己部署squid/nginx要好,他们更专业,价格低廉,比如快网/CC等(价格80元/M/月甚至更低)而且覆盖的城市节点更多),自己架设squid/nginx cache来做小型CDN是次选(超大规模的公司可能会考虑风险问题实行自建加购买服务结合),除非是为前端的CDN提供数据源服务,以减轻后端我们的服务器数据及存储压力,而不是直接提供cache服务给最终用户。taobao的CDN曾经因为一部分图片的次寸大而导致CDN压力大的情况,甚至对图片尺寸大的来改小,以达到降低流量及带宽的作用。

提示:我们也可以自己架设一层cache层,对我们购买的CDN提供数据源服务,可用的软件有varnish/nginx/squid 等cache,以减轻第三层静态数据层的压力。在这层的前端我们也可以架设DNS服务器,来达到跨机房业务拓展及智能解析的目的。

    第三层:静态服务器层一般为图片服务器,视频服务器,静态HTML服务器。这一层是前面缓存层和后面动态服务器层的连接纽带,大公司发布新闻等内容直接由发布人员分发到各cache节点(sina,163等都是如此),这和一般公司的业务可能不一样。所以,没法直接的参考模仿,比如人人的SNS。

我们可以使用Q队列方式实现异步的分发访问,同时把动态发布数据(数据库中的数据)静态化存储。即放到本层访问,或通过其他办法发布到各cache节点,而不是直接让所有用户去访问数据库,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,qq.com门户的新闻评论多的有几十万条,如果所有用户一看新闻就加载所有评论,那数据库不挂才怪。他们的评论需要审核(美其名约,实际是异步的方式,而且,评论可能都是静态化的或类似的静态化或内存cache的方式),这点可能就是需要www.jybase.net这样站点学习的,你们打开51CTO的一篇博文,就会发现下面的评论一直都显示出来了,也可能是分页的。不过,应该都是直接读库的,一旦访问量大,数据库压力大是必然。这里不是说51cto网站不好,所有的网站都是从类似的程序架构开始发展的。CU也可能是如此。

提示:我们可以在静态数据层的前端自己架设一层cache层,对我们购买的CDN提供数据源服务,可用的软件有varnish/nginx/squid 等cache。在这层的前端我们也可以架设DNS服务器,来达到跨机房业务拓展及智能解析的目的。

第四层:动态服务器层:php,java等,只有透过了前面3层后的访问请求才会到这个层,才可能会访问数据库及存储设备。经过前三层的访问过滤能到这层访问请求一般来说已非常少了,一般都是新发布的内容和新发布内容第一次浏览如;博文(包括微博等),BBS帖子。

特别提示:此层可以在程序上多做文章,比如向下访问cache层,memcache,memcachedb,tc,mysql,oracle,在程序级别实现分布式访问,分布式读写分离,而程序级别分布式访问的每个db cache节点,又可以是一组业务或者一组业务拆分开来的多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。这样的架构会为后面的数据库和存储层大大的减少压力,那么这里呢,相当于指挥部的外层了。

本页地址 http://www.jybase.net/windows/20111212710.html

百度搜索更多

谷歌搜索更多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评价:
昵称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推荐内容
赞助商
赞助商


关于本站免责声明视频更新google百度地图视频地图RRS订阅

如有什么问题请在本站留言,或发邮件到 hxt167#foxmail.com